用镜头记录历史-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姜培军2018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用镜头记录历史

【文/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姜培军2018】

  摄影,一个记录人世沧桑巨变的动人词汇;照片,一个见证社会历史变迁的灵活载体。

  在菏泽,有这样一个人,他用手中的相机,时刻关注着城市发展的每一次脉动。他的镜头,触摸着大街小巷的每一丝变化。他用自己的热心,在方寸之间忠实地定格着一个个折射菏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开拓进取的精彩瞬间。他,就是菏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桑秋华。

  近40年来,桑秋华几乎走遍了菏泽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30万幅图片,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从“海鸥”到“陆海空”立体摄影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名青年,推着一辆“28”自行车,艰难地行走在乡间小道上。仔细看,青年留着长发,身着牛仔服、运动鞋,脖子上挂着相机。乡间小道泥泞不堪,青年弓腰推着自行车,双脚沾满了泥巴。

  

  照片拍摄于1983年,照片上的青年就是桑秋华。

   “当时,我二十岁出头。那一年冬天,我去牡丹区马岭岗镇解元集附近采风。雨雪刚过,路上泥泞不堪,我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还不时用木棍捣掉粘在上面的泥巴。”昨日,57岁的桑秋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忍不住开怀大笑,“一名摄友把我当时的狼狈相用相机记录下来,回想当年令人感慨万千。”

   1982年,桑秋华报名参加摄影培训班,自此走上摄影路。

   “当时参加的培训班叫菏泽县职工业余摄影培训班,除了摄影班,还有缝纫班、美术班、书法班等。当时,我们摄影班有50多名学员,坚持到现在的也就是两三个人。”桑秋华回忆道。

   “摄影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总结这么多年来的摄影路,桑秋华感慨道,“1983年,我购买了这台‘海鸥’牌相机,花了125块钱,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当时一个月工资才24块钱呀!”除了相机“烧钱”外,购买胶卷、相纸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当时,一个胶卷拍12张,为了节约,我们设法将胶片之间的间隙挤掉,这样能拍13张。”桑秋华微笑着说,“拍一张照片要考虑再三,感觉构图成熟了再按一下快门。”

  冲洗照片要设置暗房。“当时条件较差,暗房一般设在楼梯下或小房间内,逼仄狭小,非常闷热。常常照片洗好了,身上也湿透了。”桑秋华回忆,“与摄友交流时说,什么时候可以脱离暗房啊,一位摄友说‘咱们这辈子不用考虑了’。”

  在桑秋华的记忆中,他最早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原赵楼牡丹园门口看到彩色摄影。“后来,山东画报社在菏泽毛主席纪念馆前拍照片,前面放着沙发,后面放着布景,老百姓排队照相。”桑秋华回忆道。

   “因为胶卷、相纸都比较昂贵,那时候也不舍得删除照片,不像进入数码时代后,照片可以无限制地拍摄,不满意就删除。”今昔对比,桑秋华感慨万千。

  桑秋华摄影条件的改变就是菏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

   “当年的自行车换成了小轿车,泥泞的乡间小道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当年的‘海鸥’已经被现代化的数码相机替代了。”桑秋华说,“多台相机、多个镜头,空中有无人机,水下有水下摄影器材,可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海陆空’立体式摄影的条件。”

  在桑秋华初学摄影的年代,摄影是一个非常“奢侈”的行业,而现在随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的普及,摄影门槛越来越低。“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说,菏泽的‘摄影队伍’究竟有多庞大。”桑秋华感慨道。

  

  曾经的棚户区,如今耸起菏泽地标

  今天,如果说大剧院是菏泽的地标,恐怕没几个人提出异议。可是,在桑秋华的摄影作品中,大剧院片区曾经是一片棚户区。

   “如果没有照片的记录,你很难想象,大剧院建设之前的面貌。”在桑秋华的摄影作品中,有一幅大剧院片区拆迁之前的照片,“你看,那时候,这片区域建筑比较杂乱,仅有的几座楼房也比较普通,丝毫没有今天大剧院‘高大上’的感觉。”

  桑秋华回忆,自从与摄影结缘,用镜头和照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就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眼界的开阔,我逐渐把摄影变成一种自觉行动。”桑秋华回忆,“那时候,菏泽还很落后。但是,我想,家乡总有一天会变好,总有赶上大城市的那一天,从那时开始便有意识地记录城市面貌、民俗风景、菏泽牡丹。”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没有无人机,拍摄城市面貌很难找到制高点,乘坐飞机航拍成了唯一的选择。

   “每年牡丹花会期间,几个牡丹园门口都有飞机招揽游客空中赏花。我们就想方设法,租用飞机往城里飞一圈。”桑秋华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我大概租用了两三次,拍摄的照片不到200张。”

  菏泽大剧院于2007年8月1日开工建设。在大剧院建设前、建设中,桑秋华拍摄了多幅照片。

   “菏泽市公安局大楼建设之前,那片区域归属菏泽消防部门,那儿有一个瞭望塔。我曾经多次爬上瞭望踏,在周围做了一个360度全景拍摄。”桑秋华回忆,为了拍摄大剧院片区的拆迁和建设,他还多次爬上菏泽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信号塔。“有一次爬信号塔时,脑袋不小心碰到了塔上,鲜血直流。”桑秋华说。

  大剧院以牡丹花瓣为造型,突出了 “刚柔相济、含苞待放”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菏泽“牡丹之都”的地方特色。在桑秋华的相机中,随着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剧院牡丹花瓣造型一点点组合起来,最后变成了一朵娇艳的牡丹花。

  菏泽大剧院于2009年8月竣工投用,2010年荣获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同时被评为山东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之一。

  

  “黑白”与“彩色”照片中的赵王河

  美丽的赵王河穿城而过,河中碧波荡漾,河畔绿树红花,空中莺燕蹁跹,已经成为菏泽城区重要的景观带和生态走廊。而在2004年以前,赵王河杂草丛生、污水遍布、蚊蝇滋生。

  在桑秋华的摄影作品中,一幅幅照片通过“黑白”与“彩色”的对比,为我们形象地传递了赵王河的前世今生。

  沟壑纵横、河水四溢,高低不平的河岸上,几台挖掘机正在工作。桑秋华的一幅黑白照片,逼真地记录了提升改造之前的赵王河。

   2004年7月,菏泽市投资集中实施了赵王河提升改造工程,疏浚河道,铺路架桥。新天地公园与天香公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以及赵王河公园融为一体,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绿树鲜花、碧波荡漾、环境优雅,形成菏泽城区最具现代化气息、地方特色和生态价值,集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景观带和生态走廊。游客从天香公园出发,一路乘船赏景可直达中国林展馆,登陆后就近游览曹州牡丹园。2010年,赵王河公园景观工程获得全国市政工程质量最高奖——市政金杯奖,并入选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赵王河在提升改造中,建设多座跨河市政大桥,全部仿照世界著名桥梁的构造和外观设计,八一路桥是这些市政大桥中的代表。

  在赵王河提升改造之前,这里只有一座狭窄的小桥连接两岸。桑秋华在多年前拍摄的一张照片,对此景象做了直观记录。随着赵王河提升改造完工、八一路桥建设完成,这里成了菏泽的重要景点。每到夜晚,八一路桥桥面车水马龙,栏杆花灯璀璨,桥下小船随波逐浪,市民在这里跳舞、唱歌。一个静谧的夜晚,桑秋华拿起相机,为这幅优美的图画“定格”。

  

  菏泽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2014年8月5日,新建成的菏泽火车站新站房投入运营。2015年1月15日,站前广场投入使用,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停放、乘客进出火车站均可通过站前广场实现。

  桑秋华专门赶到菏泽火车站,拍摄了一幅照片。

  照片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菏泽火车站显得体量庞大,广场上呈现出温馨祥和的氛围。

  在此之前,桑秋华曾经多次拍摄火车站的前身。

  第一代菏泽站站房,始建于1978年,见证了鲁西南大地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承载了鲁西南人外出、求学、打工等太多心路记忆。

  第二代火车站站房,一座起点不是太高的候车室,由于天桥、站台没有配套改建,二楼候车区不能发挥大的作用,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2009年,菏泽火车站改造工程启动。2012年8月1日,菏泽站客运设施改造工程破土动工。菏泽火车站新站房启用后,火车站运输能力增加,经停菏泽站的列车增加到110趟,再加上25趟临客,共计135趟列车经停菏泽站。

  在桑秋华拍摄的照片中,有一张第一代菏泽站站房的黑白照片。照片中,菏泽站及站前广场矮小逼仄,一座钟楼为火车站增添了些许现代化气息。火车站广场上停放着两辆汽车。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当时很难想象我们会拥有一座现代化的火车站。”桑秋华说,“老照片除了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外还能带来什么?还能见证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咔嚓”,是按动相机快门时发出的声音,桑秋华已经不记得这个熟悉的声响有多少次在耳边响起。近40年来,他积累了30余万幅照片(视频),为记录菏泽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春华秋实“牡丹缘”

   “截至目前,延时摄影作品《国花神韵》点击量达3.8亿人次。”在菏泽乃至在中国,谈牡丹摄影,桑秋华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

   2015年4月至5月,桑秋华采取延时摄影的方式拍摄了216个小时,记录了多个品种牡丹花的开放全过程,后将其制成2分钟左右的视频,上传网络。之后,《国花神韵》的点击量和转载量迅速“飘红”。

   “醉卧花丛”,用这四个字形容桑秋华,也许再贴切不过了。自从与摄影结缘,每年三月底,牡丹初绽,桑秋华便辗转于各大牡丹园。

   “2015年,一株牡丹,我拍了37天,从花骨朵拍到芳菲落尽。”桑秋华说。

   30多年过去,牡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依然痴心不改。“每天天不亮,我便早早起床,匆匆扒拉几口饭就赶往牡丹园。”桑秋华说,为了加快热饭的冷却速度,他找来一瓢凉水,将饭碗蹲在凉水中。几块饼干、两根火腿肠、一瓶矿泉水,是他的午饭。每天晚上回到家,便忙着传送、挑选、编辑照片,时常忙到深夜。由于身体严重透支,每年花季结束,他都按照“惯例”到医院输几天液。

  有一年,桑秋华到曹州牡丹园拍摄冬牡丹,正赶上天降大雪,路上湿滑不堪,一路摔了三次跤。最惊险的一次,他摔倒在一辆汽车前,距离车轮非常近,司机大声呵斥他:“你找死啊!”

   1991年,桑秋华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年花期特别长,天气也格外晴朗,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他的皮肤被灼伤。“花期结束,我暴露在外的皮肤全部脱了一层皮。”桑秋华回忆说。

  牡丹迷、花痴、牡丹王子……痴迷拍摄牡丹多年,桑秋华收获了一个个 “雅号”,也靠着坚持收获了一份份感人至深的友谊。

   “牡丹园的大门永远都朝我开放。”桑秋华自豪地说。有一年花季,他在曹州百花园拍摄牡丹,为赶时间忘了吃午饭,工作人员孙师傅为他端来一碗大锅菜。“满满大碗菜,放着好几块肉,我知道那是孙师傅故意照顾我,多放了几块。”桑秋华说,接过那碗菜,眼泪便来了。

   1999年,桑秋华准备在曹州百花园举办摄影展,临近花期,园内房间紧张。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与园内负责人电话联系,非常遗憾,房子都租赁出去了。谁知道,第二天,这位负责人电话联系他,说有一间房。他到现场才知道,那是看花工作人员住的,他们为了桑秋华的影展,主动挪出来,在空地上搭棚住。

  为了更好地宣传牡丹,桑秋华于2002年建立了菏泽首家牡丹图片数据库。

  桑秋华的牡丹数据库里,分门别类地存放着4万余幅牡丹照片。按季节分春夏秋冬,按天气状况分晴天、雨天、雪天,按牡丹部位分花、蕾、茎、叶、根等。其分类之精细,题材之全面,令人叹为观止。多年来,桑秋华拍摄的照片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多种载体中,如邮票、电话卡、挂历台历、扑克、明信片……

  闪光的足迹,闪光的数字,闪光的荣誉。桑秋华现为国际HORSEMAN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广告摄影协会常务理事,菏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从1985年起,他的名字陆续被收录《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摄影家全集》,1988年被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中央电视台、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作过专题报道。他的作品获得各个级别的多项大奖:2010年作品《枯枝牡丹雪地开》获全国牡丹艺术摄影作品展优秀奖;2011年作品《争分夺秒》、《暮色》、《工地》入选奥地利特别专题巡回展,作品《台下》、《斗羊》入选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赛;2018年作品《给力》、《老伴》入选中国第十七届国际摄影展。

  桑秋华始终相信,只要用心,就能发现身边的美。他将坚持走进菏泽的角角落落,精心记录家乡的点滴变化。